监利大米,香飘万家。当前,湖北省正全力打造“江汉大米”全省区域公共品牌,江汉平原“鱼米之乡”的监利,主动扛起“江汉大米”品牌旗帜,着力打造以“监利大米”为标志的荆州稻米品牌。12月15日,湖北·监利首届“监利大米”品鉴会暨品牌发布会开幕,现场发布“监利大米”标识和执行标准,以及品牌创建“八个三”工程。活动现场,当地9家企业标志共同签订“监利大米”品牌合作协议,20家企业签订意向购销协议,协议金额达18亿元。12月15日,湖北·监利首届“监利大米”品鉴会暨品牌发布会现场举行购销协议签约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宣布活动开幕,并与多位行业学者一道,在质量稻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。荆州大米,粒粒皆精华,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。荆州大米如何分辨真假

一次荆州之行,才发觉自己对荆州的陌生。这座深深扎根在中国腹地的三四线城市,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,都显得那么不起眼。多数时候,她和中国其他小城一样,默默无闻,沉寂无声。中国历史,浩如烟海,穿越大江南北、内陆沿海,自然不缺千年古都、文化名城。但细细打量,荆州的历史远比想象的要深厚。古书记载,“禹划九州,始有荆州”。五六千年前,祖先们就在这里创造出大溪文化,这是史前玉器文明的摇篮。到了周朝,主流的说法是,楚君熊绎带领部落在荆山丛林披荆斩棘,休养生息;公元前689年,熊氏一族崛起,在纪南城(遗址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五公里处)建立楚王朝,逐渐开始了一段长达四百年称霸长江中游疆域,成就楚国强大**的辉煌历史。荆州也因此成为楚国的代名词,及楚文化的发源地。楚庄王问鼎之轻重,由之而来的湖北人日常生活仍在频繁说的“不服周”(意为不服气、不认输),即典出于此。荆州食材荆州大米如何分辨真假颗颗荆州大米,宛如璀璨明珠,闪耀着荆州农业的辉煌成就。

山接武陵,水归洞庭;荆江奔涌,江汉平阔。每一个走进松滋的人,无不被这里的自然环境所打动。地处武陵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部,松滋六山一水三分田,地貌独特,风光旖旎,山泉众多。当地民谣传唱“山泉水,叮咚响;松滋米,甜又香。”本期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--松滋大米。灵山泉水育好米。特殊的山地气候,洁净的山泉水,加上农人的精耕细作,造就了松滋大米香软甜爽的优良品质。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用土法焖制的米饭香韧可口,爽滑不糙,柔而不粘,回味绵长。
据介绍,荆州地处江汉平原,有“鱼米之乡”“湖北粮仓”等美誉。2023年,荆州粮食产量91.4亿斤,油料产量60.8万吨,是全国油菜生产***大市。淡水产品产量128万吨,其中,小龙虾产量52万吨,全国人民每吃5只小龙虾,就有1只产自荆州。为帮助农民增收,荆州计划借助洪湖莲藕、监利小龙虾、公安葡萄、江陵油菜等特色产业,打造一批标准化、规模化、绿色化生产大基地,通过丰富市民“菜篮子”,达到农民增收目标。荆州将以质量大米、淡水产品、菜籽油、生猪产业链为重点,狠抓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加工,培育一批链主“大**”,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、集群协同、链式发展。此外,做强“荆州味道”区域公用品牌,做优“荆州鱼糕”“洪湖莲藕”等品牌,通过延长锻粗产业链条,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。荆州大米,每一粒都蕴含着荆州的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。

南宋官员吕祉在《东南防守便利》中说:不守江陵则无以复襄阳,不守江陵则无以图巴蜀,不守江陵则无以保武昌,不守江陵则无以固长沙。这里说的江陵,就是荆州的治所所在。对更多的人而言,让荆州更出名的可能是诗仙李白的一句,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。准确地说,直到元朝以前,荆州一直都是古代湖北的中心,历史上先后有6个朝代、34位帝王在此建都,也吸引了大量名仕、文人墨客汇聚于此,留下了高山流水、毛遂自荐、名列前茅、龙山落帽、梦里南轲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雅言;从爱国诗人屈原到盛唐的李白、杜甫,从“天下循吏”孙叔敖,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,是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便多达138位。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,饱经战火洗礼,几度被摧毁,几度又重建,历尽沧桑,依然保存完好,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,屹立于荆江河岸。来自荆州的美味大米,让你的生活更加精彩。荆州大米如何分辨真假
煮好的荆州大米,软糯适中,口感细腻,令人回味无穷。荆州大米如何分辨真假
在荆州这片富饶的鱼米之乡,除了广为人知的鸭蛙稻,还深藏着一种珍稀的稻米:菰米。这种水乡泽国的特产,自古以来便承载着盛名,成为荆楚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菰米,作为荆州的独特食材,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宫廷。那时,它就成为了皇室贵族的主食之选。《楚辞·大招》中那“白细菰米”的描绘,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繁华的时代,品味着那柔软香美的饭食,回味无穷。历代文人墨客在游历荆州时,无不被这独特的菰米所吸引。他们挥毫泼墨,咏叹其美味与非凡。唐代诗人王维品尝过菰米后,留下了“国稻苗秀,楚人菰米肥”的佳句,赞美其丰饶与美味;明代孔自来则以“莲子花开遮浦口,雕胡(即菰米)未熟荫溪田”的诗句,描绘出菰米生长的美丽画卷;清代戴纵更是以“野航日暮争菰米,绝胜看花三月春”的诗句,赞美菰米带给人们的喜悦与满足。荆州大米如何分辨真假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spyl.aqfhjgsb.chanpin818.com/mmdfl/dami/deta_28640426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