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9月,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农业品牌打造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,提出将带动一批支撑区域公用品牌建设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品牌,推介一批绿色质量农产品品牌。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广袤沃土之上,孕育了两湖流域古老的农耕文明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省监利市,因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又位于北纬30度附近,成为水稻生长的黄金带。作为稻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,监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、中国南方水稻生产***县,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20万亩以上,水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万吨以上,可供全国人民吃2天,“全省每生产15碗米饭,就有1碗产自监利”。荆州大米,在阳光与雨露的滋养下,成就了餐桌上的美味传奇。荆州什么是荆州大米

江陵道米,好得有道理。江陵是湖北粮食主产县,近年来,江陵县大力实施“质量粮食工程”,其特产江陵道米,每一粒都晶莹剔透,散发出淡淡的香气。江陵,这个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悠久稻米种植历史的地方,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呈现了品质***、口感独特的江陵道米。***,我们重点介绍三种相当有代表性的江陵道米:虾稻1号、源稻19和华香优228,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性。荆州天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专员黄腾介绍,江陵道米(源稻19)外观修长且洁白,表面有光泽,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,吃起来口感软糯Q弹,吃完嘴里有甜味。还有江陵道米(虾稻1号),外观洁白好看,煮熟后有甜味,吃起来颗粒感非常强,特别适合炒饭,被各大餐饮店作为炒饭的优先。而江陵道米(华香优228)有股清香味,特别的油润,像一颗颗的小白玉,很漂亮。荆州什么是荆州大米一碗荆州大米,香气四溢,尝出的是荆州的水土风情,品到的是生活的醇厚滋味。

监利大米,香飘万家。当前,湖北省正全力打造“江汉大米”全省区域公共品牌,江汉平原“鱼米之乡”的监利,主动扛起“江汉大米”品牌旗帜,着力打造以“监利大米”为标志的荆州稻米品牌。12月15日,湖北·监利首届“监利大米”品鉴会暨品牌发布会开幕,现场发布“监利大米”标识和执行标准,以及品牌创建“八个三”工程。活动现场,当地9家企业标志共同签订“监利大米”品牌合作协议,20家企业签订意向购销协议,协议金额达18亿元。
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,水稻产业一直是其农业经济的支柱之一。2023年,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411万亩,产量高达376亿斤。水稻作为湖北省大粮食作物,总产量长期位于全国前列。荆州市是湖北省水稻产业的佼佼者,其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中占据重要地位。荆州市的监利市更是以“全国水稻生产头部县”的美誉,连续多年获得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”称号,其产量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头部,是湖北省每20碗米饭中约有1碗的来源地。荆州大米,以其纯粹的口感,诉说着荆州大地的故事。

在荆州这片富饶的鱼米之乡,除了广为人知的鸭蛙稻,还深藏着一种珍稀的稻米:菰米。这种水乡泽国的特产,自古以来便承载着盛名,成为荆楚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菰米,作为荆州的独特食材,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宫廷。那时,它就成为了皇室贵族的主食之选。《楚辞·大招》中那“白细菰米”的描绘,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繁华的时代,品味着那柔软香美的饭食,回味无穷。历代文人墨客在游历荆州时,无不被这独特的菰米所吸引。他们挥毫泼墨,咏叹其美味与非凡。唐代诗人王维品尝过菰米后,留下了“国稻苗秀,楚人菰米肥”的佳句,赞美其丰饶与美味;明代孔自来则以“莲子花开遮浦口,雕胡(即菰米)未熟荫溪田”的诗句,描绘出菰米生长的美丽画卷;清代戴纵更是以“野航日暮争菰米,绝胜看花三月春”的诗句,赞美菰米带给人们的喜悦与满足。品尝荆州大米,仿佛置身于荆州的广袤田野,感受大自然的拥抱。荆州什么是荆州大米
精选荆州大米,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。荆州什么是荆州大米
山接武陵,水归洞庭;荆江奔涌,江汉平阔。每一个走进松滋的人,无不被这里的自然环境所打动。地处武陵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部,松滋六山一水三分田,地貌独特,风光旖旎,山泉众多。当地民谣传唱“山泉水,叮咚响;松滋米,甜又香。”本期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--松滋大米。灵山泉水育好米。特殊的山地气候,洁净的山泉水,加上农人的精耕细作,造就了松滋大米香软甜爽的优良品质。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用土法焖制的米饭香韧可口,爽滑不糙,柔而不粘,回味绵长。荆州什么是荆州大米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spyl.aqfhjgsb.chanpin818.com/mmdfl/dami/deta_28919093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